左派運動領袖林清祥
左派運動領袖林清祥
08/09/01
左派運動領袖林清祥
—— 五評賽扎哈利政治回憶錄
—— 五評賽扎哈利政治回憶錄
作者:飛揚日期: 8-9-2001 来源:星洲互動
http://mag.sinchew-i.com/feiyang/index.phtml…
賽扎哈利的政治回憶錄中也提及五六十年代極出名的左派領袖林清祥。他是在1956年被人民黨主席阿末布斯達曼介紹給賽扎哈利相識,在場的尚有拉惹古瑪醫生和傅樹楷醫生。當時林清祥只有23歲,但已是名震新馬。
賽扎哈利的政治回憶錄中也提及五六十年代極出名的左派領袖林清祥。他是在1956年被人民黨主席阿末布斯達曼介紹給賽扎哈利相識,在場的尚有拉惹古瑪醫生和傅樹楷醫生。當時林清祥只有23歲,但已是名震新馬。
李光耀的回憶錄中這樣說:“1954年下半年的一個星期天早上,兩個年輕人到來。他們自稱來自新加坡巴士工友聯合會,一個是林清祥,另一個是方水雙。我深信能把他們爭取過來。我向他們解釋,我打算組織一個政黨。兩個星期後,他們到來,準備跟我一起組織政黨。我要他們成為發起人,擔任新加坡巴士工友聯合會受薪秘書的方水雙表示會成為會議召集人,林清祥暫不參加。
(1954年11月21日,人民行動黨正式成立,第一屆中央委員是李光耀、王永元、方水雙、蒂凡那、杜進才、伊斯邁拉欣、曾超卓、李玉成、陳維今、蘇卡寧甘及莫達里)。
1955年新加坡舉行選舉(尚未獨立),人民行動黨決定推出5名候選人,即李光耀、林清祥、蒂凡那、吳秋泉、阿末依布拉欣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方水雙因出生在柔佛州,不能當候選人。
李光耀說:“在這次選舉中,林清祥崛起成為善於打動人心的演講者。他年紀輕輕,長得清瘦,個子不高,說起福建話來娓娓動聽,姑娘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
崛起魅力四射
在人們的眼裡,他已經是個魅力四射的人物,是新加坡政壇上不容忽視的人物,更是人民行動黨內不容忽視的人物。”
選舉結果,李光耀、林清祥、吳秋泉和阿末依布拉欣當選,行動黨唯一失敗的人是蒂凡那。李光耀說:“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放了下來,因為沒有蒂凡那的話,林清祥只好靠著我了。”
根據李光耀的統計,在4月份大選結束後不久,新加坡發生了260起罷工事件(從1955年4月7日到12月的9個月內),其中包括方水雙和林清祥領導的巴士工友和中國汽水廠的罷工,學生也參與支援。
緊接著,在1955年5月13日,暴亂中發生了一起嚴重事件。一名17歲學生據稱被一名英國警官開槍擊中後斃命,事態越形嚴重。政府更進一步採取行動,封閉3間華校,即華僑中學、中正中學總校和中正中學分校。學生群起反對,致使政府讓步(當時新加坡的首席部長是馬紹爾。他領導的勞工陣線在議會中佔有10席,是最多席位的政黨),禁令撤消,開除令也不執行,學生取得勝利。他們推舉林清祥為華中學生家長聯誼會主席,當時林清祥才22歲,未婚。
林清祥原是華僑中學的學生,於1951年參加罷考行動,被學校開除。
林清祥在會見學生時,鼓勵他們“以更大的力量繼續展開鬥爭,不要被政府的華文教育政策欺騙,而且還要預防政府今後採取的各種壓迫手段”。李光耀形容“這是馬共第一回合的鬥爭。”
1955年的12月,馬來亞聯合邦的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當時馬來亞未獨立,只是自治邦),連同馬華公會會長陳禎祿和新加坡首席部長馬紹爾,到吉打華玲與馬共書記長陳平舉行和談。會談不歡而散,馬共重入森林,東姑則領導聯盟政府到英國爭取獨立。這是歷史上著名的“華玲和談”。
不過,新加坡地位未明朗,東姑所要爭取的獨立未把新加坡列入其中。因此,馬紹爾在1956年率領各政黨13人代表團到英國展開憲制談判,其中包括李光耀和林清祥。
李光耀和林清祥在英國同住一道。他對林清祥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能得到這樣一位的好幫手,但他們兩人在思想上仍有大距離。
馬紹爾領導的新加坡代表團,在憲制談判上卻無法取得進展,一敗塗地,致使李光耀有機會借勢越過馬紹爾,使後者臉上無光。一怒之下,馬紹爾在6月辭去首席部長職,由林有福取代其位。
這個時候,林清祥在人民行動黨的勢力進一步坐大,在黨執委選舉中。林清祥以最高票(1537)當選,李光耀則得1488票。林清祥派佔5席。李光耀這樣說:“他(林清祥)使人民行動黨中的溫和派只擁有微弱的多數席。他也借此表明,在群眾支持方面,親共份子掌握了所有的王牌。他們的力量巨大無比,他們隨時隨地能夠接管人民行動黨。”
在這種情況下,李光耀說他唯有走向左派統一陣線的路,代表人民行動黨攻擊馬來亞的東姑採取明顯的反共政策,使馬共沒有機會進行憲制鬥爭。結果觸怒東姑,矢言不會同共黨或人民行動黨打交道。
李光耀認為林清祥的激進策略將會被一網打盡。 就在這個隨時會發生變化的政局時刻,林清祥認識了賽扎哈利。
果然不出所料,1956年10月,林有福政府逮捕和拘留219人,其中包括林清祥、方水雙、蒂凡那、兀哈爾和詹姆斯普都遮里。
林清祥等人的被捕,也使到左派力量在人民行動黨中受挫,但影響力仍存在,雖然這些重要人物都無法參加1959年的大選。
選舉結果,人民行動黨在51席中贏得43席而上台執政。李光耀當上自治邦首任總理。在上台之前,林清祥、方水雙及蒂凡那等人獲得釋放。不過他們在新政府中未擔任重職,只被委為部長的政治秘書。李光耀的戒心,也開始埋下李光耀和林清祥的鬥爭伏線。
1961年,林清祥與李光耀分道揚鑣,他們先在議會內進行鬥爭。一場由李紹祖領導的不信任動議被提出,李光耀需要26個議員支持才能保住執政權。就在危急關頭,李光耀說他發現只爭取到25人,尚差一位,最後努力爭取一位馬來議員的支持,李光耀終於以26票挫了不信任動議,真是驚險萬分。
不信任動議不被通過後,林清祥領導左派份子脫離人民行動黨,另組社會主義陣線(社陣),由李紹祖擔任主席,林清祥出任秘書長,和人民行動黨打對台。此時熱切的課題是馬來西亞計劃,包括新加坡併入其中。李光耀決意要新加坡通過加入馬來西亞取得獨立;林清祥主張馬新合併達致獨立,反對馬來西亞概念,支持北婆三邦爭取獨立。
尖銳的鬥爭越發升級, 賽扎哈利則在此關鍵時刻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話說賽扎哈利在1961年《馬來前鋒報》發生工潮後,失去總編輯之職和工作。他先被遊說參加社陣,李光耀也想爭取賽扎哈利,希望他不會迷失在左派鬥爭中。賽扎哈利則在1962年選擇加入新加坡人民黨,成為黨主席,主要原因之一是他早就崇拜馬來亞人民黨主席布斯達曼,二是他認為人民黨基本上是馬來人領導的政黨。他想要通過人民黨凝聚新加坡的馬來人,爭取較大的政治參與權。社陣和人民黨都同樣走社會主義路線,雖然林清祥比較喜歡賽扎哈利加入社陣,但也尊重他選擇領導人民黨。
1963年2月2日,政府展開“冷藏行動”,一舉逮捕397人,包括林清祥和賽扎哈利。這樣一來,新加坡的人民黨黨務陷入癱瘓,社陣也元氣大傷。這是林清祥第二次被扣捕,而賽扎哈利則是第一次被捕,他們都被指為涉及共黨活動。林清祥於1969年獲釋到倫敦過著流放生涯,10年後才回新加坡,而賽扎哈利在1979年才獲得釋放。他們兩人在1980年又在監獄外的新加坡重逢。
社陣元氣大傷
1995年2月5日,林清祥因心臟病逝世,結束了他的多姿多采,曲折迂迴的政治生涯。一代政治風雲人物,從茲蓋棺定論。
李光耀說:“林清祥本意良好,而且態度看來很真誠,群眾的喝采聲和奉承,都不致沖昏他的頭腦。但是,我們之間始終沒有成為密友。相反的,我們承認彼此在思想上的陣營。他知道我不是共產黨人。我曉得他是一個共產黨員,或正要成為共產黨員。林清祥不是共產黨裡的重要人物,卻是一個重要的煽動家。”
賽扎哈利說:“林清祥令人讚賞之處,包括他對受壓迫者的同情,不論身份、種族或宗教。林清祥走了,可是他的功績將刻在歷史上,就像詩人東革華蘭所形容的:他像時代星空的一顆明星,在歷史的星空中湧現。他們塗黑林清祥的聲譽,他們歪曲林清祥的政治思想和鬥爭目標。他們妒忌,害怕林清祥在群眾心目中不可動搖的有效和真正左翼政治領袖的地位。“
林清祥本身則否認他是共產黨人,但從未否認是左派陣線的領導人。
歷史將來或者會清理出一個較為明顯的輪廓。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