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5年7月27日星期一

年紀太大,創業一定會失敗?

年紀太大,創業一定會失敗?

最近我有一個 36 歲的朋友,
被一位台灣的「創投」在第一次見面時被一口否定 :
「你年紀太大,創業一定會失敗」。
年齡會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條件嗎?
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年輕有衝勁、老有人脈、資源

就我的看法而言,
只用年齡區分是那位「創投」不成熟的表現,
不同年紀的創業家有其不同的優勢。
20幾歲年輕人的創業優勢在於創業的機會成本低、較了解新世代的需求等等,
而30多歲,甚至40歲以上創業家的優勢(應該) 是業界人脈,更成熟的心態,
對產業的了解,跟自身較充沛的財務資源。
這些優勢較適合在 B2B(企業對企業) 的市場,
像近期 Yahoo!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Frank 成立數位廣告平台 adGeek 就是最好的例子。

創業不是一種流行

創業的成功與否,無關乎年紀,
而關乎創業家本身的素質、準備跟客觀的環境條件是否齊全。

這幾年台灣的創業風氣越來越盛行,
許多年輕人也紛紛投入創業,這是好事,
但創業的本質應該是解決問題,而非一種流行,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還沒準備好、條件尚未成熟的狀況下就創業,
這無疑是向失敗叩門,
雖說失敗也能獲得寶貴的經驗,
但我認為只有「經過努力和認真準備」的失敗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老師。
沒想清楚就出來創業,那叫做有勇無謀,稱不上是聰明的冒險。

只有在很特殊的狀況下,我才會鼓勵年輕人馬上創業,
大部份的年輕人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
累積足夠的經驗才具備創業成功的條件。
如果你是25歲上下的年輕人,
想在未來3~5年創業,
我會建議你針對以下的5點,好好準備自己:

一、特定領域的專長或知識

要創業,請先建備好你創業項目中「無法被輕易複製」的領域知識,
簡單來說,你的創業題目最好跟你自己本身有點關係。
舉我們 Bootcamp 的校友、鮮乳坊的創辦人阿嘉為例,
阿嘉本身是大動物獸醫,照顧全台灣超過6000隻乳牛的健康,
台灣大概沒有幾個人比他更瞭解牧場的生態,
由他來做小農鮮乳的直送平台,合情也合理,
重點是別人很難進入這個領域,他本身的專業就已經建立了很高的進入門檻。

二、人脈 – 客戶與團隊

除了特定的領域知識,人脈也是一個難以被複製的創業優勢,
這邊的人脈除了指生意上合作的夥伴,也包括客戶和團隊。

在我成立 ALPHA Camp 之前,
我在 iClick 擔任產品總監。
iClick 的 CEO 和 Co-founder 是我 Yahoo! 的前同事 Sammy。
他在2009年辭去了 Yahoo! 香港搜尋行銷總監的職務,成立了 iClick 。
他之所以能在短短的6年內就帶領 iClick 成為估值破億美元的大型企業,
除了他本身就是個很優秀的領導人之外,
另一個原因是他一開始的創業立基點就很好,
他在 Yahoo! 培養出了一群優秀的工作團隊,
當他出來創業時,這些人也願意跟隨他的腳步成為 iClick 的早期員工,
而他在業界的良好聲望,也讓他很快地就擁有了一群堅實的客戶。

三、對人的觀察力和判讀力

身為創業家,你會有很多機會跟人接觸,
包括投資人、客戶、合作夥伴或是應徵者,
真正厲害的創業家腦中都內建了某種特殊的雷達,
簡單兩三句話就可以判斷面前的人是否值得信賴,
或是某個應徵者是否適合自己的團隊文化。

舉例來說,很多公司的面試只是單純的聊天,
不會問應徵者太多問題,
面試官從這樣聊天的過程中,
勾勒出應徵者的個性、價值觀和做事的方法,
判斷他是不是適合公司的文化,創業家應該也要具備同樣對人的敏銳度。

四、足夠的創業啟動資金

在大多數的狀況下,
在你的 公司 真正開始賺錢以前,
你應該不會有太多收入,
現任 Y-Combinator 的執行長就曾建議創業家要維持低生活開銷,
以度過創業初期最艱困的寒冬。

如果你沒準備好足夠的創業啟動資金,
你可能拿不出錢來供養父母,
或是長時間需要另一半「共體時艱」。
長時間的財務壓力對創業家來說是種精神上的耗損,
雖說這是每個創業家都會遇到的問題,
但有做準備可以有效降低財務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請確保你存到了足夠的創業啟動資金,
讓你可以用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不會引起家人或另一半強烈反彈的狀況下)過至少一年以上。

五、認清自己 - 興趣、專長、理想

最後一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 認清自己並找到自己的創業熱情。

很多人創業是為了錢,
但坦白說,創業並不是賺錢的最佳管道,
創業的風險太高,
付出的代價也很高(大概沒有幾個創業家敢說自己把健康、家庭、工作平衡的很好),
如果你創業只是為了錢,
那很快就會遇到瓶頸,
真正能把創業家帶到更高境界的不是錢,而是熱情。

只有極少數的年輕人能夠找到自己的熱情,
尤其在亞洲社會,大家從小被教導要認真念書,
考上好高中、好大學,但一直到出社會之後,
我們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很多人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期待下,從未真正做過自己。

有些年輕人創業,仍未擺脫這種模式,
他們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同或掌聲而創業,
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沒有跟隨自己的熱情,這種創業無法長久,注定會失敗。

要找到熱情並非一蹴可幾,
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有意識地」去體驗人生。
譬如拿旅遊來說,有些人純粹是去蒐集景點合照,
有些人則會去認真體驗當地人的生活,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
「把生活當例行公事」的人跟「有意識去體驗人生」的人,
這兩種人的差別會越來愈明顯,
如果你願意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接受不同的挑戰,
或過不一樣的生活,你會漸漸發現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也認清到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
當你形塑自己的能力越強,就越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熱情所在。

當你找到自己的熱情之後,

你就會清楚知道自己想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或改變,

唯有清楚認知這一點,你才能堅強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

同時也讓你可以保持專注,不容易在創業的路上迷失方向。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