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5年9月4日星期五

个人可与政治保持安全距离?



(载自马来西亚的东方日报)
个人可与政治保持安全距离?
除了某些政客的蓄意误导,也许还真得怪我国公民教育的失败,竟有不少人以为可选择与政治保持「安全距离」,只要自顾自地赚钱、养家、享受生活就好,至于去投入什么「公民运动」,即便只是上个街表態,亦属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乃至还「白白冒险」。
惟现实是:政治因素几乎渗透一切,包括个人生活的最基本面,如公共设施、学校教育、经济发展、资讯传播、社会治安、民生福利等,甭说更关键的如思想、言论、信仰、创作,乃至人身等自由。说得更切身点:个人连工作机会、教育水平、医疗服务、消费能力等,均与政治有关。
假设一个年轻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被教诲政治是「脏」、「乱」、「贱」、「凶」的,所以应远离之,先专注于个人学业、事业、爱情、家庭等的「本份」或「当务之急」的话,那很可能的结果就是:涉及权力之委託、分配和使用的政治,被少数精英所垄断,而且很少受到监督、检討和制衡。
尔等下民,不必过问
久而久之,这些精英就开始胡来了,反正「没人管」,就算有反对党,但也不成气候,在体制缺陷之下,反对党根本就难有作为。
掌权精英若不仅胡来,连最基本的治理、规划、建设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渐渐沦为「虚应」或「矇混」的话,那有关年轻人再怎么努力学习或工作,最终还是得面对高校入学標准不一致、奖助学金分配不公、大专教学水平下滑、毕业后工作难找、薪金微薄、买房困难、公共交通落后、治安不靖、环境污染,乃至外劳充斥、货幣贬值、极端思维和恐怖主义崛起等问题。不论政客再怎么企图掩饰、推搪、玩转,这些问题,都与政治相干。
还是老话一句:「您不理政治,政治还是会理您」,除非远离社会去隱居,任何人都甭幻想能「独善其身」。若所谓「大人们」奉劝您乖乖读书、工作、结婚、养家,別碰触政治的话,其潜台词其实就是:「尔等下民,不必过问。」
遗憾的是这社会的公民教育,乃至宗教教育,似乎都热衷于培养「下民」,很少用心启迪、引导、鼓励公民实践本身的权利去问政、议政和参政,以至竟可纵容政客公然抹黑公民的表態自由。
也许很多国人因长久身在「笼」中,根本无法「笼子外思考」,最直接的自我启蒙、开窍的办法,或就是去找本美国高中或高校的《政府与政治》(Governmentand Politics)之类的教科书来读一读,就会大致明白什么叫做货真价实的「公民」了。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