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

2015.12 張釗漢醫師馬來西亞講座紀實

[講座剪影] 2015.12 張釗漢醫師馬來西亞講座紀實
張醫師馬來西亞演講報導
繼2013年張醫師在馬來西亞的演講,短短的兩年之後,張醫師又接受了上一次馬來西亞主辦單位的邀請, 又一次的來到吉隆坡,為大眾作最新原始點醫學的演講。
主辦單位能夠在兩年之後再一次邀請張醫師前來演講,並非是他們獨獲台灣原始點基金會的青睞,實在是這一群志工們在這兩年中的努力成果獲得了基金會的肯定。其間李友興、周麗緣夫婦多次率領志工赴台灣的原始點基金會,學習原始點醫學的最新觀念及糾正手法,向基金會請教推廣運作應注意的事項,並接受他們的指導。
這兩年之中,他們將所學的一切如理、如實、如法的推展,將最新的資訊散播在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地區鄰近的國家。這可以從參加報名學員的資料中看到:如新加坡、印尼、澳洲、紐西蘭、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香港、日本,並遠至美國、加拿大各地,其地域分布之廣,實為罕見。這也見證了原始點已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原始點的種子已散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主辦單位租用位於吉隆坡市內唐人區可容納1,300人的精武體育館舉辦活動,提供學員完全免費的參與,附近許多旅館、餐廳林立,且交通便捷,為學員規劃了一個絕佳的選擇考量。據說附近各旅館風聞有千人的盛會將在當地舉辦,其住房價格也隨著時間點的接近而節節升高,這個意外也是主辦單位始料未及的。
誠如主持人在開場介紹時所說,任何一個理論學說在它孕育乃至成熟的過程中,其背後都會有一個激勵的動力。張醫師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力量,叫做「愛與思念」,如果愛與思念可以量化的話,原始點醫學在民間流傳有多深有多遠,影響層面有多廣,那張醫師對往生夫人的愛與思念就有多廣多深多遠。
活動主辦人周麗緣律師在致歡迎辭中提到,她和所有志工團隊夥伴們深深體會人們在面對病苦時的無助、徬徨、恐懼和迫切求好之心,他們都希望能有方法能快速的把病治好。張醫師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通過實證,發現了沒有一法、也沒有一藥可以單獨治病,所有的手法都只是助緣,最後都必須內求於身體這個因,即通過改善熱能、修復體傷,來激發與提升身體的自癒力,以達到預防疾病、改善健康的目的。
如同2013年舉辦時會場的情況一致,在主辦單位全體志工的通力合作下,一千多人的會場秩序井然有序,沒有喧嘩、走動,大家聚精會神的聆聽這難得一遇的演講。在進行中,無論在聲控、投影畫面的交替轉換,均表現出了緊湊和無懈可擊,展現了志工團隊們預先周密的演練成果。張醫師於前一日甫下飛機就專程趕赴現場,親自問候了會場志工的辛勞並給予勉勵。
演講在張醫師詼諧輕鬆導引下節節展開,理論觀念與案例交替呈現在學員面前,無一不得到滿場的驚嘆與掌聲。
最令人震撼的是,張醫師展現了第一次呈現在學員面前的辛巴威諸多案例。大家都知道辛巴威地處非洲,是一個醫療資源相對欠缺且公共設施也較為落後的國家,在當地一位原始點推廣的志工,利用其所知有限的原始點觀念,簡易的在該國推廣,而且成效卓著。此一現象及善舉驚動了政府高層,經過嚴密的考核論證,政府肯定了這一個醫療理論及方法,頒予了這一位志工名譽合格醫師的名銜,允許這一位志工用原始點的理論與施作在該國推廣及培養志工。據聞附近的鄰國也派人員前來了解、調研,並詢問在其國推廣原始點的可行性。這不是奇蹟,這是一個未來發展中必定會產生的一種效應。我們有絕對的信心!
一位多年跟隨張醫師學習的志工表示,在2015年6月時,張醫師在加拿大的演講,首次提到了「異常形態與指數」的觀念,指出異常形態與指數只是自然規律所呈現的衰老敗壞的現象而非疾病。譬如癌腫瘤的大小、指數、形態、血脂、血壓等的指數都是異常,都是不需要處理的,它不同於疾病。
因此,凡是透過儀器所檢測出來的結果,是絕對無法反映健康的真實狀況,那只是顯示衰老敗壞的表徵。西醫百年以來都在處理異常,而忘了疾病的產生根由是由於體力衰弱、熱能不足與體傷,是倒果為因的處置,是本末倒置。所以說醫學真正要解決的是疾病,而不是異常,這不只違反自然定律,而超出了醫學的範疇。張醫師也將辨因這一個環節作了非常清楚的剖析,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知道如何判定輕症、重症乃至重病的分野,從而在施作時能迅速有效的分辨、判斷,且能及時採取正確的應對。
而這一次在馬來西亞再聽演講時,卻發現在短短的半年之中,張醫師在理論的建構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截然不同的是,他將「症」與「狀」作了更明確的界定,而疾病是所有症狀的抽象代名詞,症狀可細分為「症」與「狀」,其中「症」指的是不適感,「狀」指的是組織受損,但症與狀卻同異常一樣,都不會產生其他症狀,因為果不會產生果。
將二者分開,除了易於辨別「症」與「狀」的體傷位置,另一目的即是為了讓學員了解二者之間不一定有隸屬關係,也就是二者的處理方式是不盡相同的。此一嶄新的理論架構,在張醫師精闢分析條理闡述及案例一一呈現的佐證下,學員們有如醍醐灌頂般的茅塞頓開。而對於那些仍浸淫只觀看2013年河南演講光盤印象中的學員來說,這一次的馬來西亞演講對他們十足是一個超級震撼。
在參與學員的背景調查中顯示,約有99%在其住地都直接或間接的在推廣原始點,所以在張醫師的演講時所提到的各論點,不但指出了他們在施作中所遇到的瓶頸,也解開了他們因理論不足、觀念不夠正確而產生的盲點,更能深入其心而產生高度共鳴,台上台下互動熱絡,現場學習氣氛高昂,令人感動振奮。
在演講的過程中,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三位由他們曾經製作的案例中的主角,上台分享了體驗原始點後的喜悅,施作前與施作後的比對有如天壤之別,經過他們現身說法的敘述,活生生的展現了原始點的威力銳不可當,顯現出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學員在深受震撼和感動之餘,全場掌聲歷久不衰,此一刻,大家對原始點的推廣更具有了信心,人類將健康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目標,似乎更預見了曙光。
演講結束後,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張醫師又與各地區國家的代表們作了一次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大家也莫不希望能效法此次主辦單位的努力,以期在未來都能提高各自推廣的層級,而通過基金會的評核,進而能幫助更多的重症、重病患者得到健康。對於他們所提出的意見,張醫師都給予了直接且圓滿的答覆。
其中一項大家所共同企盼的就是希望英文手冊能盡早發行,能將原始點醫學的觀念及早的展現在全人類的面前,讓更多的人能藉此受惠。張醫師明確的告知,經過他無數次的整理、補充,用字遣辭能夠更精準的表達完善,目前手冊的版本內容應該是全備了,而英文翻譯的工作也在全球志工的通力分工合作下,隨著小冊子終極版的完竣定稿而完成。這一精心凝聚、思維精煉、嘔心瀝血的曠世巨作,相信不日即可發行,大家都在引頸企盼拭目以待,這真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在全場感恩的掌聲中,在全體學員一起誦唱原始點之歌的讚嘆歡喜中,在無限感恩張醫師為解救當代人所有病苦宏願中,2015年馬來西亞的演講正式結束。活動的結束是行動的開始,願全球志工在基金會的指導下,不分彼此,不分地域,大家通力合作去完成張醫師的慈悲大願。
感恩馬來西亞主辦單位全體志工團隊的精心策劃與付出!是你們為大家安排了這一次殊勝的活動。
感恩全世界各地公益志工無私的愛心奉獻!
感恩張醫師的慈悲大愛!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