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7年1月6日星期五

馬共秘密短波電台歷史曝光

馬共秘密短波電台歷史曝光
林友順
亚洲周刊 2017年1月15日 第31卷 3期
馬共秘密電台於七十年代在湖南長沙設置,曾是全球最大短波電台之一,直到一九八一年鄧小平下令撤離中國,隨後轉往馬泰邊境運作九年始結束。當年的電台人員李居強是馬共幹部之子,如今是高新科技公司主管。

李居強:從馬共電台人員到高科技企業高層(圖:李居強提供)

李居強當年在馬共電台的最後一天(圖:李居強提供)

李居強十六歲入伍(圖:李居強提供)

李居強讀軍校期間,父親到校探望時與院方領導及教職員工合影(圖:李居強提供)

李居強(前排中)在瀋陽軍校特訓班的畢業照(圖:李居強提供)
設立在中國浙江嘉善縣姚莊鎮的浙江嘉熙科技公司被中國政府冠以「國家高新科技企業」的單位之一,是一家港、泰、中合資的高科技光電產品製造企業,專業開發、生產、銷售和安裝LED發光二極體應用產品及系統集成、太陽能光伏產品,已獲得四項發明專利、五項實用新型專利及四項外觀設計專利。 建築物二樓是公司高新技術的研發基地,現年六十五歲的副總經理李居強,則是公司研發團隊的核心成員。李居強醉心研發,卻有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不過他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時間皆與中國有關。他在海南島出生、求學,年少時又受「組織」挑選到北京接受軍事與無線電發報訓練。然而,對其而言,在泰馬深山約二十年的日子卻是他人生無法忘懷的歲月:與大山大樹為伴,為理想獻出青春。這得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說起……
用中國流行的話語來說,李居強來自革命家庭,他的父母早年在馬來亞參加馬來亞共產黨抗日運動,抗日勝利後英國殖民地政府開始鎮壓馬共抗日軍,父親在檳城被捕,被驅逐回中國海南島,後來參加中共解放海南之戰,就此落足海南;一九五零年海南解放後,其母親亦從南洋歸來。李居強於一九五一年在海南出生,在當地受教育。一九六七年,年僅十六歲的李居強受馬共的招募,與另外七名馬共高幹的孩子,一起被送到瀋陽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通信學院,接受兩年全面的軍事訓練課程,學習重點主要還是在戰事通信上的無線電機務與報務,為馬共在馬來西亞的武裝鬥爭補充專業人才。這所通信指揮學院在當時是中國較著名的軍校,只有校級軍官才被送到這裏受訓。然而,當時與李居強到這間軍校受訓的小夥伴們最小的僅有十四歲,最長者也只有十七歲,這反映出當年中共對海外兄弟黨的照顧,同時說明馬共在為開設地下電台積極部署。
李居強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透露,當時在同間軍校受訓的包括泰國共產黨成員,不過泰共培訓的課程較短,只有八個月,而且是集中在無線電、機務與報務,馬共成員卻是接受全面的軍事訓練,包括上政治課,為期兩年。他說:「雖然同一軍校,我們與泰共並不在同個課室,也沒有生活在一起,時而我們會碰面,不過我們從不交流,也沒有交談。」為了保密的需要,馬共學員不能與外人接觸,他們有本身的食堂,住宿在學院內,平時不得外出,上課的外學樓也有警戒,外人不能進入。
當時正值文革時期,無線電收發與發報技術水平不錯的北京八一體工隊無線電專業隊停止運作,中國政府因此把他們調到瀋陽軍校,負責訓練海外兄弟黨。雖然軍校外文革批鬥鬧哄哄,軍校內卻是一片平靜,絲毫未受文革衝擊,培訓並未中斷。那個年代中國仍然貧窮,人民生活艱苦,不過,李居強與馬共學員卻受到中共中央軍委的特別照顧,獲得特別的待遇,伙食良好,處處有人照顧,讓他們得以安心上課。
一九六九年完成軍訓後,剛好趕上馬共秘密電台《馬來亞革命之聲》要開播,李居強與部分同學被令暫時延緩回返馬泰邊境的馬共營地,留下來協助秘密電台的運作。《馬來亞革命之聲》經馬共總書記陳平的要求、在毛澤東親自批准下設立。
千里外播音避免轟炸
泰共比馬共更早設立秘密電台,初時是由越共協助,設立在北越境內,不過在泰共與越共發生矛盾後,泰共秘密電台撤離到雲南。考慮到雲南靠近泰國,有被駐紮在泰北的美軍轟炸的風險,中共最後讓馬共以中共設立在湖南長沙益陽縣四方山的二線備用台基地,充做馬共秘密電台《革命之聲》基地,對千里外的大馬人民與馬泰邊境的馬共武裝人員,按時播放革命文宣與發布指示。李居強透露,當時馬共廣播電台有兩部二十五千瓦短波發射機,輸電線電壓十一萬伏,備用柴油發電機四百八十匹馬力,發射架高九十四米,在當時屬於世界級,是與中國援建的《阿爾巴尼亞之聲》齊名的最大短波電台之一,幾乎全球都可以聽到馬共的廣播。
李居強透露,馬共秘密電台保安嚴密,中國派駐一連解放軍駐守,嚴禁外人進入,馬共人員也不能輕易出山。馬共人員和中國人員分成兩個部分,分別住在兩個區。雙方人員不准私自往來。代號「六九一」的馬共秘密電台建築群佔地約兩百畝,並被劃分為工作區(撰稿與錄音)、生活區及發射台,在秘密電台工作的馬共成員在裏面工作,也在那裏生活。日常所需採購與伙食,甚至把錄製好的新聞皆交由中方人員處理與播放,他們只需專心工作。初期馬共秘密電台錄製華語、馬來語及淡米爾語節目,隨後增加英語及多種方言,包括福建話、廣東話、海南話等節目。在馬共秘密電台工作的人員起初人數不多,發展到後期,則增加至一百多人。電台總編輯是馬共中央委員陳田。
七零年底,為了配合國際形勢,馬共重新發動武裝鬥爭,派遣突擊隊進入大馬境內開闢根據地,曾受無線電報務訓練的李居強與同學接獲組織的命令,離開秘密電台,回返馬泰邊境支援報務工作。然而,當時中國受東盟國家圍堵,李居強與其同志身份特殊不能曝光,因此必須依賴秘密管道潛入馬泰邊境。雖然他知道返國的路崎嶇,不過他可沒想到,只需幾個小時的飛行,他們卻需要逾兩年才能走到。
他透露:「我們被安排通過雲南潛入泰國。我們先在西雙版納猛臘等待,在當地接受三個月的軍事訓練,隨後進入老撾(寮國)北部,並獲得越共二十八團的接待與護送,直到湄公河邊才由泰共人員接接手,護送到泰北的清萊府附近。」李居強等人被安置在處於難府的泰共中央機關部隊,等待時機潛入馬泰邊境。前段道路走得順利,在難府卻出現問題了,由於馬共在曼谷的地下線被破壞,「交通」斷了,李居強等人被迫等待交通重建。這一等就約兩年,最後他們被迫依靠泰共地下線的安排,繼續行程。他們使用泰國證件,裝扮成曼谷人,熟背身份,乘坐計程車或是火車,一節一節的往南走,經歷半個月,終於回到馬泰邊境的馬共根據地,迅速地投入了邊區的軍工、通信與研發工作。他說:「我們雖然經歷了兩年多才回到,這比另一隊算是幸運了,她們等待了五年多才回到。」
李光耀向鄧小平施壓
一九八一年,國際形勢再次變化,中國與越南鬧翻迫使中國必須爭取東盟的支持,李光耀利用時機向鄧小平施壓,要求中國停止資助馬共、泰共等東盟國家共產黨的武裝鬥爭。鄧小平接受李光耀的要求,馬共秘密電台被令撤離中國境內。李居強與一班同志再次接獲指示,必須在四個月內在馬泰邊境深山設立起秘密電台,以宣示繼續馬共繼續鬥爭的決心。
李居強透露,當時馬共游擊區一無所有,他們必須從零開始做起,而時間很短暫,必須趕在中國限令的一九八一年六月三十日《馬來亞革命之聲》停止播放時,啓播新的秘密電台。他說:「我們必須採購發射配備、研發播放技術、尋找遠離部隊駐紮營地的發射基地,避免被敵軍轟炸,組裝、測試等工作,最後困難一一都被克服。」
馬共改設新電台運作九年
馬共隨後也命名新的秘密電台為《馬來亞民主之聲》,宣告馬共鬥爭路線的改變。民主之聲在馬泰邊境森林持續播放到九零年馬共與大馬政府和解,結束武裝鬥爭之時,與深山為伴十八戴,李居強也追隨大隊離開森林,結束了那段記憶深刻的日子。
追溯人生,李居強認為那是一段「許多人沒有辦法經歷的人生」,也是「一種財富」,這使他今天能够從容面對世界,面對人生挑戰。從安逸的家庭到參與武裝鬥爭面對生死,最後又回到自己喜歡的高新科技研發工作,李居強深感今生無悔。偶爾翻看老照片,他對或已離開,或散居世界各地的同志無限的思念,這段人生永遠無法忘懷……■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