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6年6月8日星期三

重病的處理(一)(二)

最新2016.1月原始點醫學廣州講座 : 重病的處理(一)(二)
原始點醫學講座(大陸廣州)─10.重病的處理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kVcAbh-jcA
原始點醫學講座(大陸廣州)─10.重病的處理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2KsrMmMaDA
原始點健康手册2016.V2 : 七、重病的處理
重症且體力虛弱,稱為重病。重病處理一般應先熱源、後按推,以改善熱能不足為主,解除體傷為輔。
(一)、體傷的處理:熱源使用後,按推手法須精準、輕巧,必要時甚至只能用指腹或掌根緩慢輕柔地處理,並且不可超過規定流程所需時間。在此流程內,症狀一 有改善、或症狀惡化且體力變差,都要停止操作,以避免過度消耗熱能。在患者體力能承受的情形下,一天按推兩次,特殊個案可增加,並且必須配合內外熱源。簡 言之,手法是以患者能承受、不過度消耗其體力、而症狀又能獲得改善為最高原則,而非越重、越久、越多次就越好。
(二)、熱能不足的處理:要保持室內溫暖舒服安靜及空氣流通。外內熱源的使用,皆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感覺溫暖舒服並能改善體力為最高原則,隨宜調節,而非外熱源越熱、內熱源越多越濃就越好,且須配合原始點按推、運動及好心情,熱源才較易被吸收。
1. 外熱源:可24 小時溫敷。溫敷方式:局部可用艾灸、薑粉泥、暖貼等。大面積可用紅豆袋、電熱毯、遠紅外線等。溫敷常以大面積,但如覺得太熱或背红豆袋太重,亦可改以局部。若天氣悶熱,可用空調降溫後再溫敷。
2. 內熱源:可分薑湯、薑粉及溫熱性飲食。
(1) 薑湯與薑粉
薑湯是鮮薑片或乾薑片熬煮而成,重點在薑的品質必須嚴格篩選。雖然用乾薑片熬煮其藥性勝過鮮薑片,但法無定法,不論用何種材料,以及用量、濃度等,都要考 慮個體差異,在上述熱源使用原則指導下靈活運用。服用方法是少量多次、小口溫熱吞服,以使熱源的補充源源不斷。如果緊急或不方便熬煮薑湯,也可用薑粉。但 因薑粉不易消化,且可能含重金屬,長期服用,必須審慎。
雖無定法,但依病情,在患者能接受吸收的前提下, 針對成人每日薑的用量,提供下表供參考:
病情:
輕症患者 :
鮮薑片常規用量 50~100 克
乾薑片常規用量 5~10 克
重症或體力虛弱:
鮮薑片常規用量 100~150, 上限 500 克
乾薑片常規用量 10~15 , 上限 50 克
重病患者:
鮮薑片常規用量 500~750, 上限 1500 克
乾薑片常規用量 50~75, 上限 150 克
初次服用或不習慣者用量要由少而多,循序漸進,見效即止,雖低於常規用量亦可,其增減則視病情需要而定。重病患者只有在經過按推、溫敷、運動、調心、溫熱 性飲食的全面配合而病情仍無顯著改善,但還能吸收的前提下才加量。遇情況緊急不得已要超限時,必須更加審慎。注意超量用薑不可長期為之,必須在病情改善且 穩定後,逐步調回常規用量。重病患者若不願服食濃薑湯、薑粉,或服後吸收不良而出現症狀或體力變差,宜減量減淡,改以重症患者的用量甚至更少;或薑加蔘、 甘草、龍眼乾、紅糖等(一種即可),或改服紅蔘湯,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並改善口感。總之,內熱源用量之多寡及其藥性之強弱皆應以患者能接受吸收、感覺溫 暖舒服為最高原則。
須再三強調的是,濃薑湯與濃蔘湯主要是生病時用來加強日常飲食的熱源,以供身體之急需。當身體完全康復後,所需熱源只須從合理飲食中攝取,並加強運動即可。若要當作保健長期服用,則宜改為淡薑湯,或淡蔘湯,或淡薑蔘湯。
(2) 溫熱性飲食
重病患者的飲食重點,不限定在溫熱性食材,而是要讓任何食材都成為美味可口的溫熱性食物。首先煮菜要在少油、少鹽、少糖、少加工品的情況下,善用溫熱性調 味料,如薑、辣椒、胡椒、花椒、咖哩等,並且須煮熟,必要時甚至須煮爛,趁熱服用。服用時要細嚼慢嚥,不宜太飽,不須配湯。裹腹宜多吃麵食及堅果。
(三)、適量運動:對重病患者上述按推及熱源使用,若無身(運動)、心(情緒、觀念)配合,終將失敗。初期運動量以患者體力能承受為宜,過量反而容易受 傷,因此無須強求,量力而為,緩慢增加。運動方式有拉筋、柔軟操、太極拳、瑜珈、 拜佛、爬山、爬樓、伏地挺身(俯臥撐)等,以能緩和、持久、攝心為首選,不宜劇烈,並可選幾樣使全身均衡運動到。室外運動宜避免太冷或太熱。易出汗、怕冷 者,頸及身體前後可塞毛巾,既可保暖,濕後又方便取出,常保身體及衣物乾爽。總之重病患者日常應以運動及休息為主,放鬆身體,緩慢調息,隨時動動,不可過 累,累了就睡,但亦不宜久躺久坐,一定要腳踏實地去落實。等熱能漸充,體力轉佳,體傷改善,各種症狀如冒虛汗、吃不下、氣喘、水腫、頭暈……自然都可改 善。
(四)、良好心態:重病患者,情緒容易低落,對疾病會有恐懼、壓力,而又急求病好。心情在如此緊繃下,會耗掉原本就不足的熱能,反而傷得更深。要保持內心 平靜,就要深信因果,了解疾病是因為體傷及熱能不足所產生的果,只是訊號,不須在意,徹底放下疾病的念頭。就算遇到各種惡疾,仍要堅信惟有從因下手,才是 根本解決之道。若使用原始點方法處理後症狀仍在,甚至加重,且體力也在衰退,宜反省按推、內外熱源或運動是否做不到位?情緒是否起伏太大?以便及時修正偏 差,否則貪快而用寒涼性藥食或手術,一不小心就會嚴重透支熱能而危及生命。患者更應開闊心胸,澄清思慮,常懷喜悅、感恩、包容的心,避免大的情緒波動,亦 不可亂想、自成心結。家人宜隨時觀察、開導、鼓勵。若有宗教信仰,能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則更好。
(五)、適當休息:不可勞累,宜早睡,睡到自然醒,醒後勿賴床,並杜絕房事。
最後,患者雖不須在意病情,但亦不可因病情改善而掉以輕心。重病患者康復後,體質較常人脆弱,故飲食起居不可驟然恢復常態,仍須按照上述各項原則進行保 健,尤應避免寒涼與勞累,謹防復發。在此基礎上,要特別加強運動,放鬆心情,從根本上增強體質,以逐漸擺脫對熱源、尤其是濃薑湯的依賴。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