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俱乐部

                                                                                                                                                                                                                                                                                                                                                                     记得常回家看看!

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刘清是何许人?

25连历史人物介绍:
2.刘清是何许人? (民军编著)
刘清,原名陈平安,1929年2月1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太平。他3岁丧母,5岁丧父,因此只好投靠他叔叔——陈熙,也逼使他从小就具备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1936年,6岁时,他叔叔把他和两个孩子一起送到太平华联小学读书。
1937年,中国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联小学的师生们参加了华侨抗日筹赈会的活动,他虽然年纪小,也是其中一员。这个活动,英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的,如果 被抓到,要坐牢,所以他们只能组织突击宣传队,四处演,一个地方不超过15分钟。演出时,还要派人到警察局附近瞭望,如果发现警察要出动时,就马上转移。 他印象最深的节目是:“放下你的鞭子”。通过这个活动,他初步学会了“过细侦查和监视敌情,准确掌握时间和空间”的游击战术原则,同时懂得了“以情动人” 的群众宣传方法。
1942年, 13岁时,他被选为华联中学三个纠察队队长的其中一个。他们有放哨和设立法庭,法官由高三的学生担任,谁犯规了要受罚,比如:罚写大楷多少面,目的是让学 生们懂得“守道德,爱卫生。”读到初三时,因为与叔父意见不合,于是停学到一间家私店当学徒。
一年后,他哥哥找到他,把他带到司南马附近的马来农村一起生活。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些马来青年,他教他们唱马来歌曲和简单的英文歌曲。起初,他帮马来妇女 收割稻米,收十把可以得到一把稻米。后来,和当地的村长熟悉后,申请到两依格地种植杂粮,生活基本有了着落。和马来朋友的交往中,他对马来民族的精神面 貌,生活习惯总算有一定的了解。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局势混乱,为了防止“排华队”的侵犯,他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的纠察队,他当纠察队长。
1946年,他15岁时,才正式和马来亚共产党取得联系,并成为党员。他被选为一个三十多人的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当时,太平的区委,阿焰有来主持过会议。
1948年,6.20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时,同志们找到他,把他藏好的三十多件武器——两挺拗靶轻机、十支3.8步枪、十多支驳壳枪和一些短枪——挖出 来。这批武器刚好可以武装一个分队(一个排)的兵员,于是,一支全副武装的抗英民族解放军独立流动分队就在霹雳州的司拉马成立了!他担任一个小队的副队 长。
1949年,八支领导——阿和(司令员)、白思木(副司令员)、阿元(政委)到来后,这个分队才取名:12分队,连同阿和带来的7分队(机关队)和11分队,组成八支的第一中队。
同年,当12支队从吉兰丹州撤回来,在霹雳州宜力集中时,12分便归入12支队的第一中队,改称3分,叫陈平安队;1分由张子宏(老伯)带领,叫张标队;2分叫张虎队。
1951年,他被提拔为区委,在玲珑,沙瓦,ayer kara 地区开展工作,后来,由高佬天(州委)领导。在那里,他组织老人公会、妇女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先队,每个月收到的月捐,除了部队的支付外,还能上交5 百元。在这里,他坚决执行党关于“开展麻雀战,打击敌人统治根基”的命令,在短短一百多米的路段,连续不断伏击敌车队……。 ( 待续)
25连历史人物介绍:
2.刘清是何许人(二) (民军编著)
可是,要怎么打?当时枪支弹药缺乏,组织上规定:斯丁枪只能打3发子弹,来福枪2发子弹,其他枪也是2发子弹,一次只能派6人去。虽然这样,整百位战士们的战斗情绪还是很高涨,纷纷要求参加战斗。为了能保证“既能保存自己,又能消灭敌人”的战斗目标,他亲自去进行详细的侦察,最后选择了一个百多米的路段作为伏击点。这个路段,一边是河,另一边是山垄;山上有一棵大树,可以藏5-6个人。伏击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起初,“高鼻子”——英国兵很乐观,坐在坦克车顶,悠哉闲哉,像吃风一样。第一次,他带队,6个人分成两组,对着两辆坦克打。枪声一响,两个“高鼻子”应 声掉下车。子弹打够了,队伍便撤退。接下去,这里成了部队的练兵场,由其他小队长带去锻炼新兵。等这个点打红了,每次敌车队经过时,便向大树头扫排火,看 到没动静,才继续前进。有一次,因为天气太热,后面坦克的英国兵以为没什么了,从坦克爬出车顶乘凉,没想到躲在大树头的解放军一枪又把他打掉了!要不然, 战士们就跑到山垄下面打,或者先埋伏在山脚下,等敌兵的排火扫完了,才又跑到大树头去打。这样的战斗大约持续了一年。
有一点还需说明,如果子弹打多了怎么办?那就要接受处分。怎样处分,其实也很简单,自己去站禁闭。 (待续)

刘清是何许人(三)
在他和民运同志的努力奋斗下,马来农村的局面一片大好,部队出来运粮的时,可以在回教堂里过夜而不必放哨,因为农村的自卫队会替他们放哨,群众还会煮好饭菜送来。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在执行了一连串极左的指示后,造成人心向背,给革命带来致命性的打击。主要是:
1. 烧公众巴士车。为什么要烧公众巴士车?因为不交特别捐。刘清感慨的说:“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叫我们把信让司机拿去给老板,可是他们不知道老板是英国人和霹雳州苏丹,司机那里敢把信拿去。第二次去时,没有交捐就烧车,一连烧了整10辆巴士车。结果特别捐没有收到,反而引起公众的不满。”
2. 没收身份证。“没收身份证有什么用?”刘清说:“没收了,只是把它烧掉,又不能摧毁敌人,反而造成群众极大的困难——没有没收前群众可以大力帮助我们,没收后却不能了——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3. 没收猎枪。刘清说:“没收猎枪的目的是不让群众当英帝的自卫队。没收时,群众也没办法,可是,当他们去向英帝报告时,英帝告诉他们说:不要紧,共产党没收你们50支,我给你们100支,再来时你们就打他。”从此,积极的农村变成对立的农村。
于是,整个革命战争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队伍所到之处经常被奸细出卖,战斗频繁,粮食亏缺,逃兵严重,他所在部队的中队长也逃兵了。最后,他只带了一个小队继续战斗。 (待续)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